易特知识产权 - 品牌打假 知识产权综合、专业的维权机构。
维权专线:18928480518

假冒查获数量下降,是削减品牌保护预算的信号吗?

行业新闻  2025/4/7

   2024你公司的打假成绩单如何?无论是对于从事品牌保护的知识产权打假公司还是专注知产维权的律所 ,去年假冒查获数量下降、刑拘的目标人数下降,是喜是忧?你当然可以解释说是因为过去一直以来对打假和品牌保护的投入巨大所以现在市场假货量少了,但是市场上假货真的少了吗?更为重要的是,这或许给一些企业的高层带来了误导——假货似乎变少了,品牌保护的投入是否可以减少?因此,本文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逻辑,并分析如何给业务和高层传达这背后的隐藏的关键信息,如何利用这一趋势来优化品牌保护策略

  • 首先,假冒查获数量下降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 近期,欧盟警察局(Europol)最新发布的SHIELD行动结果显示,今年的假药查获数量大幅下降。2024年,SHIELD行动缴获了1110万欧元的假药和相关物品,虽然数字依然可观,但相比2020年首次行动时的7300万欧元,显然有所下降。

  • 表面上看,SHIELD行动的结果似乎令人失望。仅缴获1110万欧元的假冒产品,相较于以往的数字大幅下滑,然而,事实上,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减少了。相反,随着犯罪分子不断优化和调整作案手法,传统的执法手段变得越来越难以追踪到所有假货的流通路径。

  • 欧盟警方在对SHIELD行动的总结中提到,尽管今年的抓捕人数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执法不力,而是执法策略发生了转变。此次行动中,警方集中资源打击那些操控大规模假货流通的犯罪核心,针对的是犯罪团伙的“上游”部分,而非层层分销的低端经销商。这种“高价值打击”策略,虽然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抓捕效果,但从长期来看,它将大大削弱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路径。

  • 因此,假冒产品问题依旧严峻,投资品牌保护依然不能松懈。

  • 许多企业在应对假冒伪劣产品时,仍然集中精力委托打假公司或维权律师专注打击小规模的假货卖家。例如,针对在电商平台上售假的商家进行诉讼,以清除市场上的低端假货。这种方式虽有其合理性,但问题在于,它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假货源头的问题。因此,品牌保护团队应当向高层管理者传达,这种打击假货的方式可能是更为高效的。相比传统的低级卖家打击,专注于犯罪网络的核心部分,更能从源头减少假货的泛滥。

  • 其次,在当前经济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假货只会越来越多,造假手段越来越隐蔽。
         许多科技公司,如特斯拉英特尔思科等,近年来都面临着大规模裁员的压力,尤其是在全球经济放缓的环境下,许多企业正试图通过精简预算来应对即           将到来的挑战。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即将实施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意味着更高的购买成本。加之工业品市场价格战           日益激烈,例如比亚迪持续挤压上游供应商利润,这些因素均催生了假货市场的崛起。
  • 现阶段造假手段的升级、云仓物流高效运作、造假机构的防范意识均为品牌打维权工作带来挑战。很多打假公司及维权律师无从开展走访调查。

  • 随着物流的发达,造假者不必再像早些年有大仓库储存大量的假货成品,而是根据订单“即贴即走”(贴完标立即发货),还有人货分离、订单销售记录加密等手段;许多有组织的犯罪团伙利用合法商业结构来掩饰其非法活动,并有法律团队为其“保驾护航”。这些团伙的运作模式和正规企业相比,几乎没有差别,且他们的目标群体往往是那些原本应当购买正品的消费者。甚至在被采取刑事措施后,他们也会聘请有经验有名气的专业律师团队为其辩护,从而减轻其处罚标准。


  • 如何向高层传达品牌保护的价值?
  • 品牌维护及市场净化工作在于如何有效向高层传达这一策略的重要性。随着假冒伪劣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升级其战略也需要不断调整。尽管诉讼和小规模打假仍是必要手段,但其效果局限性显而易见。反观一些大规模的执法行动,它们往往瞄准的是犯罪网络的“高价值目标”,这种方式虽不易见到短期成果,但却能从根本上瓦解假冒伪劣产品的供应链。不在将其看成为一个单纯的成本投入,而是一项能够为企业带来长期收益的投资。通过集中打击侵权商家并与执法机构进行深度合作,企业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保障市场秩序同时维护好品牌形象。

新闻来源: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客服QQ:370035498
热线:18928480518
专业在线咨询